通威2022年8月进军光伏组件,不到半年跻身前十;爱旭2023年4月连抛三项扩产计划剑指百GW组件产能,全面押注ABC光伏电池路线GW组件……
产业链龙头下游延展,上市公司跨界首选,大大小小的企业纷纷入局光伏组件,动辄数十GW产能密集投产,有人言“连门框都拆了”,光伏组件消失的不仅是“门槛”。
下游装机对光伏组件直接产生需求,对硅片、电池、硅料通过组件间接产生需求,即便如此,光伏组件仍是光伏各环节产能最过剩的。
光伏高景气需求下,组件环节直接受益,随着硅料价格回归理性,光伏装机成本进一步下降,组件需求与光伏装机需求一样增速可观。
光伏屈指可数的千亿上市企业中,80%进行了组件业务布局。通威、隆基、中环、晶澳、晶科等世界级龙头争相扩产,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光伏组件环节制造壁垒低,在主产业链各环节扩产周期最短,只要有资金投入,就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生产。
相较其它环节来说,除了组件前七基本保持不变,其余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并没有那么高,这也给了一些二三线厂商及新晋厂商崛起机会, 顺盈电脑挂机下载,而近两年随着通威的入局及一道、横店东磁等企业的发力已经使得行业前十格局发生变化。
此外随着新兴技术的崛起,华晟、一道、纤纳等业内新秀有望迎来弯道超车机遇。
看似没有壁垒的赛道里,组件市场却并没有那么好做,国内僧多肉少的市场,低价竞争让晶科中国区销售经理都能说出“没有委屈,只有更委屈”。
当前厮杀激烈的光伏组件市场,头部企业最大的竞争力,资金和技术之外,是全球光伏市场的品牌、供应链和渠道。
近几年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得供应链完整性成为龙头企业的重要关注点,由此完善组件一体化布局以应对市场风险。当前组件市场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组件单一环节的竞争,背后是企业整个供应链能力的支撑。
而在海外市场,相较其它各环节,光伏组件直接面向终端销售,组件企业走出国内市场,建立全球销售网路、海外建厂等,已经具备极高的话语权。海外渠道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对波云诡谲的国际市场环境,鲜少有后进者能与之竞争。
当硅料高额利润褪去,硅片去库存化加剧,电池技术同质化侵袭,光伏组件市场作为新一代王炸,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