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_顺盈平台注册_首页
首页_顺盈平台注册_首页
全站搜索
资讯详情
首页「星际娱乐」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4-04 01:21   文字:【】【】【

  首页「星际娱乐」首页,仪器信息网太阳能专题为您整合太阳能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太阳能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太阳能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太阳能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太阳能话题讨论。

  常州国家高新区12日发布消息,东南大学与该区罗溪镇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合作,设立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位于常州高新区的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4000多家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出口领先者。东南大学与其联手设立“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器研发基地”、“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新型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其热利用等技术。

  太阳能电池材料简述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储存量是有限的,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新能源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太阳能因其清洁环保尤其备受关注。近几年太阳能电池产业以平均年增长率为30%的速度飞速发展。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十分多,按材料分类可分为四类: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物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综合考虑材料的价格、对环境的影响及转换效率等因素,以硅为原材料的电池是太阳能电池中最重要的成员。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电池。而开发太阳能电池的两个关键问题就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了促进我国在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交流和发展,“2018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22-24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及新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中心主办,暨南大学承办。弗尔德(上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携旗下研磨筛分品牌德国Retsch(莱驰)、多功能粒度粒形分析仪品牌德国Retsch Technology(莱驰科技)、热处理技术品牌CarboliteGero(卡博莱特盖罗)、元素分析仪品牌德国Eltra(埃尔特),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应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大会主要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我国太阳能光伏材料与器件,新型钙钛矿和化合物薄膜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现状,探索太阳能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推进太阳能研究领域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我国太阳能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德国Retsch(莱驰)提供的行星式球磨仪PM系列和高能水冷球磨仪Emax能够实现纳米研磨,满足太阳能电池材料用户最为严苛的研磨粒径需求。此外,德国Retsch(莱驰)的筛分仪种类齐全、筛分方式多样、测量范围广泛、配套使用不同规格的分析筛,可以满足太阳能电池材料行业的粒径分级和测量的需求,筛分结果精确且具有重复性,符合DIN/EN/ISO/ASTM等国际国内标准,是全球唯一一家可提供全系列筛分仪的专业生产厂家。Retsch Technology(莱驰科技)专业从事粒度及粒形分析测试仪器的研发和制造,采用双镜头专利的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可精确分析可流动性的颗粒、粉体、胶体、悬浊液、磁性材料等样品的粒度及形态。Camsizer X2设计基于广受欢迎的Camsizer并进一步优化精细样品的测量条件(从0.6μm到8mm),不仅提高了光学解析度,更提供多样的的进样方式适用工业陶瓷行业的应用。德国Eltra(埃尔特)专业从事元素分析仪的制造研发和生产,可为陶瓷样品提供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分析的整体解决方案。6月24日,第二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针对太阳能电池材料应用的具体解决方案与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弗尔德仪器衷心地感谢各位客户的关注和支持!基于客户给予的信任和要求,弗尔德仪器定会不负众望、与日俱新,努力为太阳能电池材料客户提供一份满意的解决方案。除了仪器的展示,弗尔德仪器还在展会上介绍2018年抽奖活动,2018年7-12月,每月产生1个大奖10个幸运奖,大奖奖品价值3000元人民币。奖品有金条、进口空气净化器、高级电饭煲、食品料理机、进口道具组合、美颜相机。现在就关注“弗尔德仪器”官方微信,参加抽奖!

  等离子清洗机提升太阳能光伏板封装可靠性2017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才能做好保护生态环境,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一、清洁能源之太阳能光伏一般情况,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环境较为苛刻,而国家规定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5年,因此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光伏产业流程中,哪些环节会影响最终的封装效果呢? 二、光伏产业流程 显而易见,中游太阳能光伏板制程中,背板可靠性、压层件工艺、整体光伏组件封装工艺等,均是影响太阳能光伏板封装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了解,如何使用等离子技术,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可靠性!三、等离子提升太阳能光伏板封装可靠性太阳能光伏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涂覆、复合、粘接、热压等工艺,使用等离子技术活化后,可以有效提高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从而提升整体封装效果。01 等离子提升光伏背板可靠性太阳能背板需具备优越的耐候性、高绝缘性以及低水透性能。含氟材料的耐候性、斥水赤油性能,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但斥水斥油性不利于与基材复合,因此在与基材(PET)涂覆/复合前,使用等离子清洗,可有效提高含氟材料与基材涂覆/复合的可靠性。02 等离子提升光伏压层件工艺可靠性 压层件工艺中,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对光伏玻璃表面和底板上的氟膜进行表面处理,能更好的与EVA结合,提高压层件各组件的结合强度。03 等离子提升“组件”工艺可靠性压层件完成后,加上边框、密封胶、接线盒,就完成了我们的主体“太阳能光伏板”的制作。在这一环节,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对边框进行处理,从理论上讲,对密封效果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后续加上逆变器、汇流箱、支架、蓄电池等,一个整体的光伏系统就可以完成啦。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太阳能也迅速的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成活中的一部分。太阳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和环保的同时,有一个毒瘤却一直在残害着太阳能电池或者组件的寿命,令广大用户对它是爱恨交加啊。那么这个毒瘤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祛除呢?“毒瘤”的诞生过程这个毒瘤叫做太阳能热斑。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在制造和实验的过程中,出现隐裂、碎片焊接不良等;或在应用过程中,被其它物体(如鸟粪、树荫等)长时间遮挡时,被遮挡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此时将会严重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也就是太阳能上的一颗毒瘤。有光照的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或所有的能量,都可能被热斑的电池所消耗。“毒瘤”的破坏力这颗毒瘤会对太阳能电池会造成很严重地破坏作用,会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组件或系统,所以需要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热斑检测,使相对发热均匀的电池片进行组合或维护,以避免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热斑的组件所消耗,同时避免由于热斑可能给太阳能组件或系统的寿命带来的威胁,所以需要用到一款专业的工具来检测这颗毒瘤,然后将其消灭。如何祛除“毒瘤”红外热像仪拥有超高的灵敏度,能够准确的感应出被测物体表面发生的微笑温度变化,检测出太能能电池片或组件的缺陷,将产品的缺陷位置直观准确的显示在红外热图中,特别是由菲力尔公司生产的FLIR Ex系列红外热像仪,可以实现即瞄即拍,能够快速准确的发现毒瘤,让其无所遁形,简直可以称之为毒瘤杀手。“毒瘤杀手”是如何工作的?想要发现毒瘤,就要让太阳能组件发热,这样热像仪才能发挥效应,所以首先要太阳能电池片或组件在正常的太阳光或辅助光源下工作,或将组件在上述光源的照射下短路,这样热斑才会出现。接下来就是FLIR Ex系列红外热像仪大显身手的时刻,FLIR Ex系列包括FLIR E4、E5、E6和E8共4种热像仪,通过画中画及热叠加技术,检测人员除了可以拍摄红外图像外,还可以同时捕获一幅可见光照片,并将其融合在一起,通过拍摄的红外图像,检测人员可以直观、快捷,方便在同时间和相同的环境下得到同一块组件上不同电池块的温度,第一时间识别和定位故障,找出热斑。不仅如此,在采用FLIR Ex系列红外热像仪检测热斑时,还不需要断电,其采用的非接触测量方式更不会干扰原有的温度场,反应速度更是小于1秒,所以检测人员可以更快更准的检测出热斑,与传统的数据采集器和红外点温仪相比,各方面性能可以说是完胜。所以,在检测太阳能电池片或者组件热斑的时候使用FLIR Ex系列红外热像仪是毋庸置疑的, 毒瘤杀手可不是白叫的。

  2015年3月29日,阳光动力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ldquo 今早5点,&lsquo 阳光动力2号&rsquo 的飞行员之一贝特朗· 皮卡尔将驾机从缅甸曼德勒前往重庆。预计到达重庆江北机场时间为明天凌晨1点。&rdquo 随后,飞机将于当天继续飞往南京,预计到达时间为3月31日夜里或4月1日凌晨。 重庆是&lsquo 阳光动力2号&rsquo 的这次环球之旅一个目的地,&lsquo 阳光动力2号&rsquo 的此次旅程温差极大,从-41摄氏度~50摄氏度,飞行高度也有9000米,超越珠穆朗玛峰。是什么保障他们安全飞行?这就要把目光投向飞机的材料,比如光伏电池、碳纤维及其他新型材料。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太阳能电池。制作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于转换反应,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材料可分为:1、硅太阳能电池材料;2、以无机盐如砷化镓III-V化合物、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为材料的电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大阳能电池;4、纳米晶材料太阳能电池等。 如何针对太阳能电池及其他材料进行检测呢?2015年4月14日下午14:00,安捷伦公司分子光谱应用工程师张晓丹将通过仪器信息网网络讲堂在线为大家讲解针对太阳能材料检测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涉及太阳能电池盖片、EVA膜透过率测试、镀膜测试、能隙测定等。 预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名。 本次会议报名及参会均不收取费用,欢迎想太阳能材料检测领域技术信息的网友报名。

  导语:与其他光伏材料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性能的提升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速度。近期,来自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Steve Albrecht等研究者在Science正刊中报道了一个单片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其认证的功率转换效率高达29.15%,预计还会进一步提高。现如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生产设备也逐渐小型化和便捷化。继2009年和2012年的早期关键实验之后,人们对这些生产设备的兴趣激增,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它们的性能,并寻找可行的商业应用路线。本文,我们将带您看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制造过程和相关技术。什么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顾名思义是由钙钛矿材料作为核心部件制备的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材料的种类很多,但它们都有ABX3的化学通式,其中A和B是阳离子,X是阴离子。在钙钛矿光伏材料中,B通常是金属阳离子,X是卤族元素,A可以是有机或无机阳离子。重要的是,这些成分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几何结构排列,A穿插在阳离子BX6八面体的间隙。如下图所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晶格结构的3D示意图(中央亮斑为B,红色为X,蓝色为A) 钙钛矿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吸收光的材料,它吸收光子并产生电子-空穴对。之后,这个电子-空穴对会分离(也可能不会,这是导致太阳能电池效率低下的原因),释放出电子和正电荷载流子。这些电子(负)和空穴(正)载流子分别被设备中的其他材料(传输层)收集,然后流出,在外部电路中产生电压。人们尝试用各种钙钛矿材料来制备PSCs,其中常见的是MAPbI3。这种材料由基铵正离子嵌入Pb2+离子和碘离子(I-)组成的八面体框架。钙钛矿光伏薄膜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主要分为薄膜的制备和后续的加工。后续的加工流程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后续加工有些类似,涉及到微纳加工与封装等流程,我们不做详细介绍。对于薄膜的制备技术目前主要有液体旋涂和真空镀膜两类。旋涂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易于快速搭建等特点很容易在实验室实现。但是其规模化拓展性较差,器件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与后续加工流程的兼容性等方面仍有不足。在真空镀膜方面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采用物理气象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例如热蒸发等方式。对于热蒸发技术来说,在真空室中加热钙钛矿前驱体,使它们向上蒸发并覆盖在基片上。通过对过程的精细控制,形成所需的钙钛矿薄膜。热蒸发方法制备出的薄膜不仅性能出色,同时还能与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过程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例如,传输层和金属接触层的沉积也经常使用PVD)。热蒸发制备方案概要以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MAI(methylammonium iodide)和PbI(lead iodide)为例,MAI蒸发温度约为150℃,而金属卤化物PbI需要400℃~500℃。这与常规的金属热蒸发相比温度低很多,但对热蒸发源温度控制的性要求较高。传统金属热蒸发更注重所能达到的高温(可达~1800℃),如果采用传统的蒸发源生长钙钛矿材料很容易导致温度过冲,制备的薄膜性能不稳定,甚至前驱体会瞬间挥发殆尽导致生长失败。钙钛矿光伏材料除了在较低温度下生长之外,沉积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由于沉积速率并非温度的直接函数,钙钛矿材料在沉积时需要对每一个蒸发源的速率进行标定与检测。通常在热蒸发过程中,可以采用晶振探头来探测每一个蒸发源的蒸发速率。对于常规的金属热蒸发过程,材料从蒸发源沿着直线方向到达衬底,按照类似于标准分布函数的规律在衬底上沉积成薄膜。然而对于非常易挥发的材料,例如MAI,蒸发过程中会先在源上方形成较高的蒸气压,这会导致材料向侧方扩散,导致材料在腔体的其他部位形成非必要的沉积。因此,对于钙钛矿光伏材料的沉积过程必须控制得更加精密,否则MAI容易导致其他材料的晶振传感器被污染。专业的低温热蒸发技术与设备英国Moorfield 公司基于多年的薄膜设备生产经验发布了低温蒸发(LTE)技术和相关设备。这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快速建立高性能的钙钛矿光伏薄膜沉积系统。Moorfield 公司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的设备包括台式nanoPVD - T15A,以及功能增强型的落地式MiniLab系列。这样的低温热蒸发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低温蒸发源与控制器:超低的热容量,可选择主动水冷方案实现控制和小的温度过冲;基于传感器的PID反馈回路使得温度、功率或沉积速率可控。● 石英晶振传感器探头:水冷式,降低温度影响。专业设计和安装位置,在生长高蒸汽压钙钛矿前驱体时使信号“串扰”小化。● 真空系统:专业真空腔体设计和定制,包括可选的耐腐蚀泵组系统和预抽保护功能。● 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自动过程控制器,允许多阶段程序设定操作,每个阶段包含单个或多个源蒸发(即共同蒸发),反馈回路控制每个源的速率。● 多功能配置:允许在一个系统上通过不同的PVD技术沉积钙钛矿和其他PSC涂层。此外,系统可以配备冷却或加热样品台,用于处理热敏感基片或在沉积期间/沉积后进行热处理。nanoPVD系统中的LTE蒸发源手套箱集成式系统虽然成品PSCs元件可以在大气条件下使用,但通常有必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器件封装制造。因为在后的保护涂层覆盖之前,湿气和氧气会对材料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一些PSC制备工作通常在惰性气体(如纯氩气或氮气)的手套箱中进行。基于MiniLab 026和MiniLab 090平台的Moorfield LTE系统可以与手套箱集成,允许在惰性气氛中对衬底或样品进行加工处理。Moorfield可以提供整套的手套箱集成系统或与客户选定的手套箱进行集成。其中MiniLab 026系统可以与用户已有的手套箱进行现场的集成安装。Minilab090系统样品腔(左),与手套箱集成的系统(右)总结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前景,真空蒸发镀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制备方法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用于钙钛矿薄膜制备的沉积系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薄膜材料的品质。Moorfield Nanotechnology公司具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先进的设备解决方案,包括全套LTE蒸发源、过程控制选件和完整的沉积系统。此外Moorfield Nanotechnology还提供其他多种材料制备的专业设备,例如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快速制备石墨烯的nanoCVD系统。台式高精度薄膜制备与加工系统新动态Moorfield 公司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台设备安装成功,本次在技术物理研究所安装的是台式高性能二维材料等离子软刻蚀系统—nanoETCH。该系统对输出功率的分辨率可达毫瓦量,对二维材料可实现准确的逐层刻蚀,也可实现二维材料层内缺陷制造,此外还可对石墨基材等进行表面处理。该系统目前正处于技术培训阶段,不日将正式交付使用。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安装的nanoETCH系统

  西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一座新型的地热发电项目3月19日在羊八井镇开工建设。加之已经投产几十年的羊八井地热电站,这个高原小镇无疑成为了西藏从上到下开发新能源的示范地区。 据两个项目的投资建设方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曦介绍,新建的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藏中电网电力供需紧张局面。新型地热发电项目将克服传统地热发电中的技术缺陷,促进地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据建设方介绍,羊八井1万千瓦光伏项目将采用模块化建设,就近并网升压,估算投资为2.2亿元,施工总工期10个月。项目地址与羊八井地热电站变电站仅一墙之隔,产生的电能经高压输送至羊八井地热电站变电站,利用现有的输电线路并入藏中电网进行远距离输送。 项目建成后负责经营管理的龙源西藏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曦说,该项目25年寿命期内共产生约43000万度的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150500吨,减排40万吨二氧化碳、1850吨二氧化硫、120吨粉尘和40600吨灰渣。 西藏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全区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辐射年均达6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超过同纬度平原地区一倍左右。日照时数也是全国的高值中心,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在发展太阳能发电方面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 对于同日开工的地热发电项目,张曦介绍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双螺杆膨胀动力机,它可以将地热水全部引入到动力机膨胀做功,地热水在送入全流动力机前无需进行扩容和闪蒸等处理,能量的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专家认为,双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与常规地热汽机相比,具有可靠、快装可移动性、操作安全、自洁除垢以及黑启动能力等多项优势,在西藏的地热开发中前景广阔。 羊八井镇是西藏新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西藏正在从天上的太阳能、风能,到地下的地热、沼气和生物质能等着手,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近年来沼气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也开始走进农牧民家庭。记者在日喀则地区的综夏村农民普琼家看到,因为沼气的使用,以前烟熏火燎的厨房已经不复存在。以前家里烧牛粪,生火的时候烟气熏得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用上了沼气,厨房里总是干干净净。她说。 专家王海江说,西藏是常规能源短缺的地区,长期以来西藏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牧民依靠木柴、牛羊粪、草皮和荆棘等作为燃料,这对脆弱的高原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如今各种新能源逐步走进百姓生活,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在未来几年内,西藏将通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解决约3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到十一五末,在适宜地区的59个县建设农村沼气20万户,力争到十二五时期在农村基本普及沼气。 此外,西藏还将实施薪柴替代能源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薪柴的替代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西藏优势资源,减少使用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太阳能行业报告表明,太阳能电池组件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产损失令人吃惊。什么是太阳能电池组件污染,它会造成哪些影响,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或减少这种污染?Kipp & Zonen 公司研发的灰尘监测系统DUSTIQ是如果解决这一难题的? 什么是太阳能电池组件污染? 太阳能电池组件污染是由空气中的污染物和颗粒物(如沙子、土壤、盐、鸟粪、花粉、雪、霜)以及不同类型的尘埃颗粒物(如二氧化硅、灰烬、钙和石灰石)沉降在光伏组件表面造成的。地面上小至 25 微米的微尘,通过风吹、农业活动、火山活动、交通运输以及附近人和动物的运动而移动。 中东和北非 (the MENA region) 是粉尘积聚发生率最高的地区,这一问题影响了全球的光伏工业园区,导致维护、维修的成本增加,并可能降低了能源产量。如果不加以控制,最初的光伏污染会导致能量的产能减少;特别是长期积累的污垢,如遇潮湿会导致微粒胶结,鉴于此情况下形成的硬质不透明层几乎不可能去除,最终会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完全丧失产能。在较干燥的环境中(降水量通常需要超过 20 毫升才能影响组件表面的清洁),以及在倾斜角度较小的光伏组件配置中,空气污染和污染物积聚的严重程度会加剧。大部分电力于正午时(太阳在天空中处于最高点时)在光伏站内产生,日出和日落时的生产损失最大,虽然这些时刻仅占当天剩余时间的总产能的一小部分,但准确监测颗粒污染可以为维护计划提供信息,从而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O&M),并充分发挥太阳能转换高效生产时间的潜能。光伏组件的性能还受到组件温度和辐照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最初的颗粒污染进一步恶化为软硬阴影问题。在多支路配置中,单个电池或隔离区内的软阴影可以通过公用逆变器在其他并联支路中引发电流不平衡。在单个支路上,光伏阵列隔离区上的硬阴影将降低支路电压,但与在单个支路上的软阴影一样,逆变器将检测并调节降低电压。然而,并联阵列中不同支路上的电压不匹配(即部分阴影),意味着连接到单个公共逆变器的不同并联支路将传送不同电压,致使调节最佳电压值以达到最大功率这一过程变得复杂且不可预测。 如何降低光伏污染的影响,同时提高产能 减少因光伏组件污染而导致的发电量,降低产量损失造成的不利影响, 重要因素是准确收集有关污染率(SR) 的数据,并与同类“洁净”组件的预期数据进行比较。详细而准确地监控污染率将通过显著减少“停机”时间来确定计划内和计划外维护的时间和成本效益。有效的数据记录和报告可使清洁污染的光伏组件的时间更有效,而非依赖固定的维护计划。这种固定维护计划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清洁成本或在纠正不可预测的环境事件的影响方面出现延误。优化电厂组件功能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预防性、纠正性的维护策略。

  德国美因茨大学13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有望使太阳能薄膜电池突破目前20%光电转化率的纪录。 目前光电转化率最高的是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薄膜电池,可达20%,但与超过30%的理论值仍相距甚远,其主要难题是材料中的铟、镓分布和比例难以达到理想值。 美因茨大学的研究人员与IBM公司德国美因茨分部以及生产特种玻璃的德国肖特公司等合作,借助电脑模拟程序发现铜铟镓硒材料的铟镓分离温度,即在稍低于正常室温的情况下,铟镓会完全分开且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材料的光电作用减弱。而超过这个温度后,铟镓会相互融合,且温度越高其分布得就越均匀。这表明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只要最后的制冷步骤足够快就能使这种均匀性“定格”。 以往生产工艺受生产必需的玻璃底板的耐热性限制,无法提高温度。为此肖特公司研发了一种能够耐受超过600摄氏度的特殊玻璃材料。研究人员说,此项成果是一个重大突破。 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关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情况的汇报 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近日,部分媒体登载了个别企业质疑有企业与我院联手骗取国家惠民补贴的消息。对此质疑,我院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提前送检问题 2011年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正式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明确规定该标准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 2005 年 3 月 1 日施行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未办理能效标识备案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企业,不得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热水器产品。 江苏是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大省。为帮助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企业有效落实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完成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识备案工作,我院于2011年12月,联合中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中心、国家太阳能标准化委员会召开了宣贯会议,组织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企业学习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重要文件,动员生产企业尽早送检,提前做好能效标识备案工作。 随着宣贯工作的深入开展,从2012年2月底至6月4日,我院陆续接受企业委托检验。从2012年3月4日开始,我院共计对29家生产企业的379个品种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进行了检测。 二、关于我院检测能力问题 我院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检测固定工位14个、活动工位5个,每天可出具19台热水器的热性能数据。从今年3月4日到6月4日,在我院开展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的3个月中,至少有41天的气象状况(不含符合气象条件但我院未做热性能试验的天数),满足标准规定的实验要求。按有效检测天数计算,我院具备出具近779份热性能数据的检测报告的能力。实际情况是,我院出具了379份能效检测报告。 三、关于产品检测工作完成后未及时出具检测报告问题 因我院开展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时,中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中心的《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源效率标识样式和规格》、《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源效率标识备案表》、《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能源效率检测报告》格式还未发布,我院与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企业签订的委托检验协议中签订的出具检测报告的时间也没到期,加之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明确规定的实施日期为2012年8月1日。因此我院在完成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后,并未即时出具统一的能效检测报告。 四、关于集中出具检测报告问题 2012年6月1日(星期五),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管理办公室在网上发出通知,要求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生产企业在6月4日(星期一)一天内完成惠民工程申报,其中能效检测报告是申报材料之一。为了适应企业申报惠民工程的需要,我院在已完成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的基础上,集中出具了379份能效检测报告和相应的型式检验报告。 感谢新闻界对我院关心,真诚欢迎媒体加强监督。 2012年10月17日

  助力本地太阳能电池厂商,电池片检测无需远渡重洋 上海2012年5月7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及认证技术服务提供商德国莱茵 TUV 集团日前宣布在中国推出太阳能电池检测业务,这是迄今唯一在中国本土提供太阳能电池片标定检测的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 德国莱茵 TUV 太阳能电池检测实验室 中国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内地及台湾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据全球的60%。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和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组件的性能并最终影响太阳能电站的性能。而在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精确测试电池片的各项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参数特性也是光伏产品加工工艺调整和技术革新的重要依据。之前所有权威的电池片标定机构都在国外,内地及台湾的电池片生产厂家往往需要诉诸海外权威机构来寻求电池的标定检测,其服务周期长,且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样品的损坏。为满足广大电池厂商的需求,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德国莱茵 TUV 适时推出了面向电池片生产厂家和买家的电池片标定服务。 中国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内地及台湾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据全球的60%。 德国莱茵 TUV 能提供电池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电参数特性、电池片的光谱响应测试等服务。测试能力上配备国际领先的设备及经验丰富的外籍专家,测试精度在全球同类实验室中处于领先地位。实验室可以为客户度身定制测试方案,提供准确详尽的测试报告,为电池厂商在竞争中彰显优势,顺利挺进国际市场。 “让客户享受我们本地化的快捷服务与专业技术支持,节省生产链环节的时间及资金投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保证太阳能产品的最终品质,最终使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厂商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在中国投资此项太阳能电池检测业务的初衷。”德国莱茵 TUV 太阳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大中华区总监唐妩丽说道。她继续强调:“莱茵的光伏专家正与当地的光伏行业一起克服技术上的挑战,全力支持光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光伏仍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作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产业测试服务提供商,光伏仍是德国莱茵 TUV 集团的重要业务。公司早在1995年开始实验室规模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技术测试。目前德国莱茵 TUV 集团在全球太阳能产业的专家网络有七个实验室、250位专家。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和认证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德国莱茵 TUV 集团经营测试实验室,分别位于班加罗尔(印度),庆(韩国),科隆(德国),上海(中国大陆)和台中(台湾),以及在 TUV 莱茵 PTL 的坦佩(美国),横滨(日本)。在世界各地,约500家光伏组件制造商是独立的测试服务供应商德国莱茵 TUV 集团的客户。 关于德国莱茵 TUV 大中华区 德国莱茵 TUV 集团作为国际知名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拥有140年的经验,在全球五大洲 61 个国家设有 500 家分支机构,全球员工数超过 16,000,能提供全球客户所需的专业服务支持。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员工约 3,000 人,服务范围包含工业及能源服务、电子电气产品测试、通讯测试、消费品测试、人体工学评估、交通服务、轨道系统安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检验认证服务。德国莱茵 TUV 向来以严谨高质量的测试认证服务著称,并以公正独立的角度提供各项专业评估,为当地企业提供符合安全、质量以及环保的优质服务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欧盟大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然而由于欧洲地区日照时间少,不利于太阳能发电。而欧洲隔地中海相望的北非撒哈拉沙漠是世界公认的地球上日照最多的地区,因此近期欧盟加强了与北非的合作,欧盟和地中海沿岸的北非、中东地区共43个国家制定了&ldquo 地中海太阳能计划&rdquo ,将在未来20年将投资380亿到460亿欧元。欧盟还支持摩洛哥政府制定了&ldquo 摩洛哥太阳能发展计划&rdquo ,该计划将在摩洛哥5个地方实施,其中个项目在摩洛哥中部的沙漠城市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开展,计划在2015年前实现500兆瓦的太阳能电力生产能力,这也是全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之一。 作为&ldquo 地中海太阳能计划&rdquo 的重要行动之一,2012年11月19日,欧洲投资银行(EIB)、法国开发署(AFD)、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Entwicklungsbank)和摩洛哥太阳能管理局(MASEN)在摩洛哥城市马拉喀什签署了3亿欧元的贷款协议。此前,欧盟于2011年12月为该项目提供了3000万欧元的经费资助。这些资助和贷款将用于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太阳能发电系统阶段的建设,包括装机容量达125-160兆瓦的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发电站(Parabolic-trough CSP)和可以存储3个小时电力的储能设施建设。该项目是&ldquo 摩洛哥太阳能发展计划&rdquo 的个项目,也是&ldquo 地中海太阳能计划&rdquo 迄今为止的建设项目,到2020年将开发200亿瓦的太阳能电力。

  KLA Instruments 小课堂定期分享KLA Instruments旗下产品的各种技术资料、应用笔记和使用指南。旗下产品包括:轮廓仪、纳米压痕仪、薄膜测厚仪、方阻测量仪以及晶圆缺陷检测系统。本期课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超薄膜厚度测量应用 — KLA表面轮廓仪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钙钛矿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近年来一直受到高度关注。相应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柔性太阳能电池领域和叠层太阳能电池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早在2009年,铅基钙钛矿材料第1次被应用到太阳能电池中,其光电转化效率为3.8%1。近些年来,通过组分调控,界面调制,缺陷优化,能级调整等手段,钙钛矿太阳能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提高至26.7%2。而叠加硅基太阳能电池以后,组合而成的叠层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能提高到33.9%2。相关的研究表明,钙钛矿太能电池器件的光电转化率和器件关键层的薄膜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这些薄膜的厚度和均匀度的监控非常重要。但是,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薄膜厚度的快速、准确测量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白光干涉仪对于不同材料有消光效应;反射式膜厚仪无法测量不透明的金属薄膜,对于透明的超薄膜测量,复杂的建模也会涉及很大的工作量;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精确但是扫描范围和测量速度比较局限。KLA Instruments的探针式轮廓仪(台阶仪)采用线性差分电容式传感器对于几纳米到百纳米量级的超薄膜测量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这篇应用案例中,介绍了KLA的台阶仪可以作为钙钛矿客户监控工艺质量的重要工具。我们先来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做个简要介绍: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 一个简单的钙钛矿太阳能器件主要包括一系列不同功能的薄膜层:衬底是透明导电氧化层(TCO);电子传输层(ETL);钙钛矿材料层;空穴传输层(HTL);金属电极层。通常,根据ETL和HTL层在器件中的位置不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包括两种结构:正式的n-i-p构型和反式的p-i-n构型。其中,p代表电子传输层,i代表钙钛矿层,而n代表空穴传输层。下图所示是常见的钙钛矿电池结构,左侧为正式的“n-i-p”构型,右图是反式的“p-i-n”构型。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组分进行调整的时候,采用“n-i-p”或者“p-i-n”构型也会对器件的转化率和器件寿命产生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n-i-p”构型(左)和“p-i-n”构型(右)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下图所示,以反式“p-i-n”构型为例,展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如何工作:太阳光照射到器件上,其中能量大于钙钛矿材料能隙的光子会被吸收然后在库伦作用下材料能带中产生一对激子(电子空穴对)。在内建电场作用下,这一个电子空穴对从钙钛矿层向传输层界面移动。由于电子空穴对的结合能比较低,这个电子空穴对很容易解耦合形成独立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电子通过电子传输层向阴极移动,空穴通过空穴传输层向阳极移动。所以,光生电流和电压都产生了,并且通过外部电路实现光电子转化的过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流程相较于单个太阳能电池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本结构是类似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个激光蚀刻工艺把大面积的钙钛矿电池分割成小的电池单元并串联起来。下图展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的简要生产工艺流程。其中,除了薄膜沉积工艺,P1切割把整个透明导电氧化层阳极分割成小的电池单元,P2切割把沟槽的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材料移除并暴露出透明导电氧化层阳极。通过将金属电极材料填充P2切割槽,这一系列的电池单元都被串联起来了。最后,P3再切割顶层阴极并分隔每个电池单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的简要生产工艺流程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KLA P系列台阶测量超薄膜:采用线性差分电容式传感器(LVDC)的KLA Instruments P系列探针式轮廓仪(台阶仪),没有摩擦和热效应,并且具有非常优异的高度分辨率和测量重复性(下图所示为KLA Instruments台阶仪P-7和P-17)。基于这些特点,KLA的台阶仪对于几纳米到百纳米量级的超薄膜测量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对于钙钛矿太阳能客户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薄膜监控方案。KLA Instruments台阶仪P-7(左)和P-17(右)对与太阳能电池行业,追求低成本和高转化效率永远是最重要的话题。对于钙钛矿电池供应商而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控制薄膜材料的厚度,特别是透明导电氧化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近年来,最薄的材料层厚已经在约10nm的量级。以下是几个不同钙钛矿太阳能材料层的测量研究实例:01研究一: TCO层测量TCO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的第1步。为了增加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TCO层必须在导电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透光率,低电阻,高热稳定性。常见的TCO层材料包括:氟掺杂的氧化锡(FTO),铟掺杂的氧化锡(ITO),铟掺杂的氧化锌(IZO)和铝掺杂的氧化锌(AZO)等。下图(a) 展示了玻璃上IZO薄膜的3D图,其厚度约为6.8 nm。(b) 是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c) 中我们测试了两个IZO薄膜样品,厚度分别为6.8 nm和 37.1 nm。图(a)玻璃上IZO薄膜的3D图,厚度约为6.8 nm;(b) 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c)测试两个IZO薄膜样品,厚度分别为6.8 nm和 37.1 nm 。02研究二: ETL层测量ETL 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层之一。ETL层在整个电池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1)收集电子并传输到阴极;2)可以传输电子但是阻隔空穴以降低电子空穴复合率;3)在正式“n-i-p”构型中,钙钛矿层是生在在ETL层上的,所以ETL层的平整度和平滑度直接影响了钙钛矿层的质量;4)在反式“p-i-n”构型中,ETL层则也可以作为钙钛矿层的保护层用于隔绝水样增加寿命。所以,监控ETL层的厚度以及均匀性也十分必要。图(a)玻璃上SnO2薄膜的3D图,厚度约为6.8 nm (b) 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 (c)测试三个SnO2薄膜样品,厚度分别为10.2 nm, 14.3 nm和 19.6 nm。通常而言,常见的用作ETL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锡(SnO2),氧化钛(TiO2),氧化铌(Nb2O5),氧化锌(ZnO),硫化镉(CdS)等。而其中,氧化锡(SnO2)是最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ETL的材料。上图 (a) 展示了玻璃上SnO2薄膜的3D图,其厚度约为10.2 nm。(b) 是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c) 中,我们测试了三个SnO2薄膜样品,厚度分别为10.2 nm, 14.3 nm和 19.6 nm。03研究三: 金属电极层测量金属电极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顶层。由于这一层在封装之前直接暴露于环境,所以制备金属电极的材料要求稳定,致密并具有延展性。通常用于制作金属电极的材料包括金,铝和银等等。为了控制成本,金属电极层工艺厚度以及均匀性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图(a)玻璃上金属铝薄膜的3D图,厚度约为15 nm;(b) 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c)测试四个金属薄膜样品,厚度分布从15 nm至71.1 nm。上图(a) 展示了玻璃上铝薄膜的3D图,其厚度约为15.0nm。(b) 是同一个样品上的2D扫描结果。(c) 中,我们测试了四个金属薄膜样品,厚度分别为15.0 nm, 28.0 nm,49.8 nm和 71.1 nm。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产业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产业要求的超薄膜厚度及均匀性的工艺测量,KLA Instruments的TencorTM P系列台阶仪以其在纳米薄膜测量方面的超高精准度和卓越稳定性,向行业给出了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 KOJIMA A, TESHIMA K, SHIRAI Y, et al.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as Visible-Light Sensitizer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131(17): 6050-6051. Best research-cell efficiency chart, 2024. Available online:

  2010年6月7日电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今天宣布, 尚德光伏产品检验实验室近日参加并通过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授权的总共27个测试项目,涵盖 IEC61215:2005全部18个测试项目、IEC 61730-2:2004 9个测试项目(除燃烧实验外的全部组件测试项目),由此而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太阳能光伏产品金太阳认证认可。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万琳副主任说:“尚德公司是国际领先的光伏龙头企业,产品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声誉。鉴衡认证中心是中国光伏产品认证的权威机构和倡导者,通过认可企业的实验室,可以极大地帮助企业缩短认证周期,节省认证费用 同时也将促进双方在产品质量保证、检测技术交流、实验室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合作,达到共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尚德公司副总裁张光春先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成为鉴衡认证中心认可工厂实验室,鉴衡认证中心是国内光伏产品认证和检测的领跑者,此次合作,有助于促进我们实验室的不断进步,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认证周期。一直以来,尚德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对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视,投入也很大,并在今年2月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国家实验室认可,成为国内得到认可项目最多、最全的企业光伏实验室,这标志着尚德光伏产品检验实验室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我们将不断加强和扩大与鉴衡认证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国际认证机构合作,确保把具备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交给我们每一个客户。” 尚德光伏产品检验实验室致力于开展与国内外知名测试认证机构的合作,在2009年06月,获得了 UL 授予的中国光伏行业第一个 WTDP(Witness test Data Program)证书 在2009年12月,获得 VDE 授予的 TDAP(Test Data Acceptance Program)证书,成为亚洲首个获得 VDE 认可的目击光伏测试实验室,并在2010年2月荣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此次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太阳能光伏产品金太阳认证认可工厂实验室,意味着尚德生产的新型号组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认证周期将会大幅度的缩减,这有助于尚德的组件更快的投放市场,并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关于鉴衡认证中心 鉴衡认证中心(China General Certification Center)是由中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2003年批准成立,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建,致力于可再生能源产品认证、检测等技术服务的专业机构,是我国第一家开展太阳能光伏、光热产品认证的机构,是目前我国光伏行业制订认证技术规范最多、技术能力最强、认证范围覆盖领域最广的专业可再生能源认证机构,也是唯一合法拥有“金太阳”认证标志知识产权的认证机构。 关于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公司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09年,尚德电力实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达1100兆瓦,全年组件出货量达704兆瓦,是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其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高质、高产、价优、环保的太阳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用建筑、工业和公共设施等领域。尚德电力在全球设有三大区域总部,分别位于中国、瑞士和旧金山,在中国拥有无锡、上海、洛阳、青海四大生产基地。尚德电力积极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并通过研发先进的太阳能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尚德光伏产品检验实验室是尚德公司下设的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检测的独立测试机构,严格按照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和运作。经过不断努力,已经成长为世界一流,国内最大,技术顶尖的光伏组件检测实验室。实验室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面积1800平方米,室外面积7000平方米,下设性能检测室、安全检测室和环境检测室三个专业检测室,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30余台,拥有包括脉冲及稳态太阳模拟器、多台步入式环境实验箱、机械载荷、冰雹测试机,EL(电致发光)及高精度红外相机等尖端检测设备,能够检测和评估光伏组件质量和性能方面的所有指标。同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富有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朮团队。

  编辑:高明审核:che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新概念太阳能电池代表,近年来备受关注,这得益于其具备的种种优势,譬如:它采用溶剂工艺,可以在常温下制备,生产成本大大下降;柔性好、可大面积印刷,在光伏产业的应用有着为可观的前景;清洁廉价无限制,可为能源供应难题提供有效方案等等。不仅如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之所以成为代表,一个更加备受瞩目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原料多为液态,可以用来制备大面积柔性电池及设备,在未来或许可以应用于可穿戴智能设备上,边走路边发电!这种在电影中才出现的镜头将来会成为日常,想想是不是就觉得很炫酷呢?但要想实现这一场景,还需解决三个难题,这也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尚未实现规模化商业生产的原因。哪三个问题呢?本次“前沿应用”栏目将带大家一探究竟~短寿之憾我们知道,对于电池来说,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使用寿命。钙钛矿电池实际生产和应用所面临的困难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它的寿命只有短短数月,远远低于硅基太阳能电池,这也是其实现商业化面临的个问题。钙钛矿电池不够稳定,主要是因为钙钛矿电池对水、热、氧环境度敏感,使得电池结构不稳定,易产生不可逆降解。要延长钙钛矿电池的寿命就要提高稳定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复合型钙钛矿材料,提高其本身的稳定性,另一种就是找到合适的添加剂物质,来抑制钙钛矿材料的分解。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就在今年1月份,欧洲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联盟Solliance,TNO,imec和埃因霍温科技大学,就报道了一种采用工业工艺(溅射镀膜,狭缝涂布镀膜,原子层沉积和基于激光的互连)制造的封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该模组经受既定的寿命测试,即耐光性测试,耐湿热测试和热循环测试,具有出色的稳定性。相信未来能有更多的方法能够应用于钙钛矿电池的分解问题解决。图片来源:pixabay效率之痛电池的效率是评价电池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过去十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不少提升。根据《科学》(Science)今年4月发表的一篇报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上升到26.7%,非常接近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但事实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是因为转化过程中,通电的载流子会因为缺陷问题被卡住,从而降低电池效率。那么,什么是载流子寿命呢?它为何成为影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重要指标呢?据HORIBA资深工程师Ben Yang博士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来源于电荷的分离、迁移和重组,其中电荷可以扩散多远、游离多久——即载流子寿命,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载流子寿命越长,电池的效率也越高。图片来源:pixabay既然载流子寿命如此重要,那如何提升载流子寿命呢?精确测量是步,通过不断测量找到效率低下的关键问题,进而改进。“荧光寿命测量是一种常用于表征载流子寿命的技术,通过测量电荷重组率,进而标定电池的效率。HORIBA为测量荧光寿命研发了相应的产品。” Ben Yang博士如是说道。DeltaFlex和DeltaPro荧光光谱仪是专门的测量荧光寿命的分析仪器,它们可以监测光收集过程的效率,通过仪器搭配的TCSPC系统,研究人员可以测量重组率。另外,使用HORIBA QuantaMaster™ 、Fluorolog和FluoroMax® 荧光光谱仪,并联合HORIBA-IBH 荧光寿命组件,还可以完成测试钙钛矿材料对不同光吸收的效率。tips: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荧光光谱仪的解决方案,点击阅读原文提交需求,我们的工程师会尽快联系您~您也可以进入HORIBA微信公众号的图书馆栏目,查看下载更多解决方案。值得庆幸的是,同样是今年4月,《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剑桥大学等机构合作成果——钙钛矿材料中影响载流子寿命的“缺陷”根源。相信通过精准的测量和缺陷根源的追溯,载流子的寿命将会一步步提升,钙钛矿电池的效率也会进一步改善图片来源:pixabay量产之难实现商业化后一个攻关的技术点,便是“量产”。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就必须将钙钛矿从实验室搬到工厂,这是其终走向市场的关键。然而目前几乎所有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都是用旋涂法制备的,即将钙钛矿材料一般旋涂于金属氧化物骨架上进行制备。然而旋涂法难以沉积大面积、连续的液膜,在实验室中制备,尺寸只有几厘米大小,因此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高吞吐量与规模化制备的要求。这就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其他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制备方法,像是:刮刀涂布法、电沉积等等,尤其是刮刀涂布法,它的基底温度可控,因此在规模化制备高质量、大晶粒钙钛矿薄膜方法中脱颖而出。更值得欣慰的是由刮刀涂布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也能达到20%,十分接近旋涂法制备的器件。未来通过不断地研究,相信它地效率能更进一步。图片来源:pixabay从上文可以看出,尽管短寿之憾、效率之痛、量产之难,这三点是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快速走向市场的三个问题,但我们仍然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抱有大的期待。目前众多公司投资钙钛矿产业就是证明,相信产学研结合的能够解决大规模制备技术的提升,帮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商业化道路上大步迈进。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我们勇突破!现在不妨设想一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就在我们的穿戴设备上,比如涂覆在手机表面上,那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开心吧? 免责说明HORIBA Scientific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含图片)来源于文章原创作者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文章版权、数据及所述观点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HORIBA Scientific 发布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供读者自行参考及评述。如果您认为本文存在侵权之处,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进行处理。HORIBA Scientific 力求数据严谨准确,如有任何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我们也热忱欢迎您投稿并发表您的观点和见解。 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HORIBA Scientific 致力于为科研及工业用户提供先进的检测和分析工具及解决方案,如:光学光谱、分子光谱、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进检测技术,旗下Jobin Yvon光谱技术品牌创立于1819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如今,HORIBA 的高品质科学仪器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各行业研发及质量控制的选择,之后我们也将持续专注科研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p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性、成本低、弱光响应等优点,是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高效率﹑耐弯折和廉价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柔性可穿戴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目前,大多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刚性的氧化锡(ITO)玻璃基板。但有机太阳能电池如果要实现商业化应用,其真正的优势是采用低成本的湿法印刷和卷对卷大面积工艺制造。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最常用的电极材料是铟掺杂的氧化锡(ITO)。然而,ITO在塑料基板上存在导电性差和机械脆性等问题,而且ITO通常在高温下通过真空溅射进行加工,这使得其价格昂贵,并且不利于采用大面积印刷和卷对卷来制备。已经有一些报道采用新的电极材料来代替传统ITO,如纳米银线、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等,其中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薄膜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该薄膜表现出高光学和电学特性、优异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柔韧性等。利用酸掺杂PEDOT:PSS可以大幅提高其导电率,但目前报道的大多数采用强酸如硫酸、硝酸等进行掺杂,再进行高温后处理,容易损伤PET等柔性塑料基板。 /p p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葛子义团队在前期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基础上(Nature Photonics, 2015, 9, 520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30, 1703005 Macromolecules, 2018, DOI: 10.1021/acs.macromol.8b00683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 6, 464),在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又取得新进展,创新性地开发了低温酸处理PEDOT:PSS电极替代需要高温溅射且昂贵的ITO电极。通过低温甲磺酸处理来提高PEDOT:PSS薄膜的导电性、降低薄膜的粗糙度,同时避免传统的强酸处理对柔性塑料衬底的破坏。进而利用全溶液加工技术,采用PBDB-T和IT-M非富勒烯活性层,制备了全湿法加工非ITO的单结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0.12%,这是迄今报道的全湿法加工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而且这类全溶液加工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非常符合卷对卷印刷和刮涂等大面积制备工艺的技术要求,为有机太阳能电池低成本柔性化制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途径。该项工作以All Solution-Processed Metal Oxide-Free Flexible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Over 10% Efficiency 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葛子义和团队成员樊细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宋伟为第一作者。 /p p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E0106000和2016YFB04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3212, 21574144和21674123)、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SYS030)、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174433KYSB20160065)、中科院交叉创新团队、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LR16B040002)和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2015B11002,2016B10005)等资助。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W813794.png src= 图: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和光伏特性曲线 /p

  KLA Instruments 小课堂定期分享KLA Instruments旗下产品的各种技术资料、应用笔记和使用指南。旗下产品包括:轮廓仪、纳米压痕仪、薄膜测厚仪、方阻测量仪以及晶圆缺陷检测系统。 6月13日 KLA Instruments&trade 将亮相一年一度的2024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SNEC)并展出为太阳能行业定制的最新新品 光学轮廓仪Zeta&trade -Solar2024飞行计划-第二站: 上海 SNEC光伏展览会是全球性的专业光伏展,其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储能、移动能源等,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SNEC光伏论坛形式也格外丰富多彩,涉及光伏产业未来市场趋势分析、合作发展策略、各国政策导向、行业最前沿技术、光伏金融等,是向业界展示成果的最佳机会。KLA Instruments&trade 将借此次机会展出最新推出的新品光学轮廓仪Zeta&trade -Solar、Zeta&trade -20HR,探针式轮廓仪 Tencor® P-7、方阻测试仪Filmetrics® R54等多款重点机型,并由市场总监 Oskar Amster带来关于“KLA轮廓仪在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程中的应用”的精彩演讲,欢迎莅临。展会时间:2024年6月13日-15日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展位号: 3H-F10, F11演讲主题:KLA轮廓仪在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程中的应用演讲嘉宾:Mr. Oskar Amster 演讲时间:2024年6月14日,上午10:00-10:15演讲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大宴会厅3Oskar Amster PROFILE KLA Instruments&trade 市场总监Mr. Oskar Amster目前担任KLA公司旗下仪器事业部市场与战略研发总监的职位, 在KLA有10年的光学表征研发工作经历并曾担任过多种管理职务。在加入KLA之前, 他曾在Taylor Hobson公司担任光学轮廓仪产品研发和销售经理,并在PrimeNano公司材料表征部门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他在表面测量和材料表征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Mr. Amster 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获得了材料工程硕士学位和物理学学士学位。在此次展会上,KLA将首次展出新品 Zeta&trade -Solar它是一款为太阳能行业定制的光学轮廓仪,可满足独特的太阳能电池金属化需求,针对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工艺金属细栅和主栅测量而设计。这款全新的 Zeta 型号利用3D成像技术的进步简化了成像系统。提供多种XY测量台选项,可满足230mmx 230mm最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测量需求。此外还开发了 Zeta-Solar 软件, 将易于使用的 Profilm 软件与 Zeta 系统开发的成熟金属测量技术无缝结合。 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检测技术,可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研发中的金属栅线测量。 太阳能电池金属细栅和主栅高度和宽度测量(全自动化检测和分析 / 多截面分析 / 宽度、高度、高宽比和横截面积的统计分析/ 合格品/不合格品识别分析 HDR功能,可优化印在超低反射率绒面的栅线测量 自动拼接功能,可用于大视场(FOV) 区域测量,如主栅和栅线接触点等 高清三维显示功能 太阳能电池金属栅线 mm 可编程XY 测量台,适用于最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产品 产品性能:可重复性和再现性欢迎莅临展台,了解更多新品信息,及KLA在光伏制造领域的解决方案。

  据美联社消息,美国两家新的太阳热能产品检测实验室日前正在积极筹备之中,这两家分别位于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和纽黑文大学。 依据美国有关规定,在太阳能集热板安装到屋顶之前,必须要获得产品检测实验室的认证,确保制造商履行产品质量的承诺。然而,由于目前全美具有认证资格的实验室仅有五家,因此,产品投放市场前,太阳能制造商可能需要等待两年的时间。另外,如果产品未获得认证,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将无法享受数千美元的税收抵免优惠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希望建立更多的实验室,从而减少认证造成的延迟,同时,政府想以此来提高人们对太阳热能的兴趣。 实验室不仅获得了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且为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开发和测试绿色技术的机会。纽黑文大学实验室的筹备工作已经于去年秋季开学之后拉开序幕,能源部为此提供了50万美元资金,康涅狄格州清洁能源基金也资助了10万美元,该实验室预计将于2012年开放。按照原定计划,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实验室将于今年夏天投入运行。(1美元约合6.61元人民币)美国太阳能等级和认证公司(SRCC)是太阳能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标准的制定机构。两家新实验室将获得SRCC认可的实验室资质,专门进行 srcC标准的认证工作。 srcC标准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然而,在三年前联邦政府给予获得认证的太阳能产品税收优惠之后,相关检测实验室便开始忙碌起来,进而也造成了认证工作的延迟。对于太阳能集热器,实验室要检测它们是否抵御冰雹或其他潜在的损害,能否提供如其所称的那么多能量,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泄露或破裂等。 太阳能产品销售商乔伊?道瓦特(Joey Dorwart)表示,检测实验室的缺乏和认证工作的延迟,不仅对太阳能制造商产生直接影响,对于销售和安装太阳热能系统的企业来说,也有诸多不便。该问题限制了用户可以选择的设备类型,减少了经销商的存货数量,并且延缓了制造商将下一代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KLA Instruments 小课堂定期分享KLA Instruments旗下产品的各种技术资料、应用笔记和使用指南。旗下产品包括:轮廓仪、纳米压痕仪、薄膜测厚仪、方阻测量仪以及晶圆缺陷检测系统。本期课程:TOPCon 太阳能电池片的方阻测试— KLA Instruments&trade Filmetrics® R54 系列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在全球各国努力减少碳足迹与追寻可持续能源的大背景下,太阳能行业经历了显著增长。在基于晶体硅 (c-Si) 的多种工艺路线中,隧穿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 (TOPCon) 因其高光伏转换效率 (PCE) 和高性价比而脱颖而出。目前工业TOPCon电池的最高PCE已达到25.42%(2024年6月JinkoSolar公开数据),接近约29%的理论极限。对于更高PCE的追求同时对工艺控制和监测也是新的挑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现取决于导电性、接触电阻和复合速率之间的精细平衡,而这些参数都受到掺杂浓度的高度调控,因此监控掺杂浓度对于控制TOPCon工艺质量至关重要。一些测试方法诸如载流子寿命测量和荧光成像技术,都可将微波或光学信号转换为载流子浓度信息。然而,这些间接测试方法需要复杂的校准步骤,且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相比之下,四探针(4PP)测量的方块电阻(Rs)可以直接提供载流子迁移率和接触电阻等电学特性,这使其成为TOPCon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监控手段。自1984年推出四探针系统以来,KLA在电阻率测量方面积累了超过40年的创新经验,其方块电阻测量系统在半导体行业中广受认可。来自KLA Instruments&trade Filmetrics® 的 R54方块电阻测绘仪是一种桌面式方阻测量系统,配备了KLA最 新的方阻测试探头和测试电路。本文将介绍四探针测量技术和最 新的TOPCon太阳能电池工艺,多种TOPCon工艺中实测的方阻结果都揭示了R54是TOPCon工艺监测的优秀解决方案。方阻测试技术与TOPCon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片的四探针方阻测试四探针方阻测试技术因其简单的测试原理和高度的准确性而广受欢迎,已有超过100年的使用历史。在四探针测试过程中,电流经过两个与样品界面接触的针脚流入样品,由另外两个与样品表面接触的针脚测试电压,如下图所示。标准测量配置(下图左)适用于远离样品边缘的测试区域,对于靠近样品边缘区域的测量,可以在标准测试配置的基础上额外进行交叉测试配置(下图右)的测量。边缘效应可通过对两种测试配置下获得的电阻RA和 RB添加校准系数来消除。图:标准配置(左)与交叉配置(右)的测试探头分布示意图。除了常见的四探针配置外,R54还配备了额外几项关键功能,使其在测试太阳能电池时具有显著优势,包括:不透光的测试腔体(下图a)抑制了光电流的产生。特殊设计的方形载物台(下图b)可适配方形太阳能电池片。兼容所有KLA方阻测试探头。基于给定目标电压的自动电流调节功能。对边缘效应与探头形状因子的动态校准图(a) R54方阻测绘系统 (b)专为太阳能电池片设计的方形载物台。TOPCon太阳能电池---结构与工艺TOPCon太阳能电池由n型掺杂单晶硅制备而来,在硅片两面均分布有多层结构(如下图)。在TOPcon电池正面的制绒硅表面上制备有p型发射极,用于产生光生载流子;发射极被复合钝化层覆盖,以减少复合速率,TOPCon电池的正面涂覆有减反(AR)层,印有金属电极。TOPCon的背面制备有SiOx/n型多晶硅界面的钝化层,该层可增加特定载流子的隧穿机率并屏蔽另一种载流子。钝化层可减少界面符合率并提高开路电压,从而提高电池效率。图:TOPCon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下图展示了目前TOPCon的工艺流程。n型单晶硅电池片的表面先经过碱制绒过程形成金字塔结构,硼掺杂发射极被制备于制绒表面,形成n型衬底的p-n结,随后的氧化过程进一步增强硼原子注入并调整结深。硅片的背面经过酸洗和碱抛的过程,形成平整的硅表面。在清理完残液后,超薄的氧化隧穿层(SiOx)被通过热蒸镀的过程制备在电池片的背面,随后磷掺杂的多晶硅被制备与隧穿层上,形成钝化接触结构,最终通过退火工艺稳定杂质分布并锁定诸如钠或钾等有害离子。TOPCon工艺的剩余步骤与PERC或其他基于单晶硅的太阳能片制备技术类似:通过缓冲氧化物刻蚀工艺(BOE)去除多余的氧化层并暴露出硅片两侧新鲜的硅表面,之后依次制备正面钝化接触层与减反层。TOPCon工艺的最后需要完成正面的金属化,通过激光辅助烧结的技术可以增强银浆在表面的附着,同时可以提高电极区域掺杂浓度以减少接触电阻,这一过程被称为“激光辅助接触优化”。图:TOPCon工艺流程图基于KLA R54的方阻监控在TOPCon产线上中,硼扩散、氧化和退火工艺均涉及直接掺杂或热处理过程,这些过程会改变样品的掺杂水平,因此对这些阶段的精准方阻监控至关重要。KLA R54方阻测绘系统可胜任这三项工艺中的方阻监控任务。TOPCon太阳能电池的方阻测绘方阻测绘可以直观地提供掺杂均匀性的空间分布信息,通过对整个晶圆的方阻分布进行测绘,制造商能够识别掺杂非均匀区域、缺陷、以及计划外的绕镀。R54可在200x200mm的测试范围内自定义测试图案。下图展示了硼扩、氧化和退火工艺后的TOPCon电池片的225点方阻测绘结果。测试探头可刺破表面氧化层以准确测量方阻。硼掺杂过程比磷扩散过程更加复杂,因此硼扩与氧化片的方阻分布范围较退火片更大。图:在硼扩(上)氧化(中)退火(下)工艺中的225点方阻测绘图在方阻测绘完成后,R54的软件界面可显示方阻的统计值。对于工艺控制而言,平均值和均匀性是工艺控制中最重要的两项统计参数。R54软件显示的均匀性定义为太阳能产业内广泛使用的版本方阻测试可靠性大多数TOPCon生产线已经集成了在线方阻监控工具,这边要求用高度精准且稳定的离线标准机台来确保所有在线监控设备的精准校准和匹配。R54的测量可靠性已经由重复性数据与长期稳定性数据验证,使其成为了太阳能行业有竞争力的方阻标准测试设备之一。图:硼扩(上), 氧化(中),退火(下)样品上测试的测量重复性。图(上)的放大示图展现了10次连续测量过程中的方阻波动。在R54方阻测量的重复性测试中,我们对各工艺阶段的10片晶圆进行10次重复测试,并计算每次测量的晶圆平均方阻。重复性通过单片平均方阻值的标准差来表示(图上的放大视图展示了重复测试中的方阻波动情况)。硼扩工艺中(图上)的方阻测试重复性值低于方阻均值的的0.5%,氧化(图中)和退火(图下)工艺的方阻测试重复性值均低于平均方阻的0.3%。这些值均远优于工艺的监控阈值。R54 的长期稳定性测试对不同工艺阶段的样品进行了为期4周的方阻监控。结果如下图所示。来自3种工艺的15个样品显示,4周内方阻的变化均低于晶圆平均值的1%,测得的长期稳定在样品自然方阻波动范围内。重复性和长期变化的数据总结如下表1所示:图:太阳能电池片方阻测试的长期稳定性结论:TOPCon技术正在不断突破晶硅光伏效率的极限,而精准的方阻监控对于高质量工艺控制至关重要。KLA Instruments&trade Filmetrics® 的R54方块电阻测绘仪提供了全面的方阻测试功能,并具有优异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该设备可完全满足TOPCon太阳能电池方阻测量的需求,其性能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参考文献 F. Feldmann, M. Bivour, C. Reichel, M. Hermle, and S. W. Glunz, “Passivated rear contacts for high-efficiency n-type Si solar cells providing high interface passivation quality and excellent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vol. 120, pp. 270–274, Jan. 2014. A. Richter, M. Hermle, and S. W. Glunz, “Reassessment of the Limiting Efficiency for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IEEE J. Photovoltaics, vol. 3, no. 4, pp. 1184–1191, Oct. 2013.

  什么是钙钛矿电池(PSC)?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太阳能技术。钙钛矿材料,如甲基铵卤化铅和全无机卤化铯,生产便宜且易于制造。使用这些材料的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效率从2009年的3.8%提高到2020年的25.5%。PSC具有实现更高效率和极低生产成本的潜力,现已成为商业上的吸引力。图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构造与运行机理示意图钙钛矿电池中的电子传输层(ETL)PSC 的效率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器件中选择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形态和类型。目前为止,PSC的电子传输材料主要有TiO2、ZnO等金属氧化物以及富勒烯等有机电子传输材料。ZnO是一种常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子传输材料。ZnO的优点是无需高温烧结,易于制备成大面积薄膜。应用于器件中的ZnO形貌结构主要有致密平面和纳米棒两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ETL的纳米级别的样品形貌,成像清晰且具有立体感,通过调节放大倍数可以直观的观察样品的形貌、成膜质量、有无孔隙等。Thermo Scientific Apreo 2 SEM具有多功能性和高质量成像性能,采用了创新性的末级透镜设计,引入静电式末级透镜,支持镜筒内高分辨率检测。全新Apreo 2 SEM在原有性能基础之上,新一步优化了超高分辨成像能力,并且增设许多新功能提升其易用性。SmartAlign(智能对中)技术,不再需要用户手动进行调整操作,Flash自动执行精细调节工作,只需移动鼠标几次,就可以完成必要的透镜居中、消像散和聚焦矫正。图2 Thermo Scientific Apreo 2 SEM图3为用赛默飞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Apreo 2S 在optiplan模式下拍摄的ZnO薄膜,由图(a)、(b)可见,制备出的膜层均匀致密、无孔隙。但(b)较(a)图片相比,噪点更少、分辨率更高。这是因为(b)较(a)参数上增加使用了样品台减速模式,使用减速模式后,电子束依然保持高电压,在试样台上加载一个负电位,电子在出极靴后受到负电位的作用而不断减速,最终以低能状态着落在样品表面。这样既保持了高电压的分辨率,又因为低着落电压而有很高的表面灵敏度。电子传输层的结构对钙钛矿薄膜质量和光学性能影响很大,从而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由此可见,高质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中检测、评估必不可少的设备。参考文献:[1]邓天郭, 高 云, 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层及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研究.[2]钟敏等. 不同结构ZnO电子传输层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Laoss是一款用于设计、构建、仿真、优化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组件和OLED面板,对其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仿真的软件。对于提高面板和组件效率、优化其性能、缩短研发周期、节省材料成本等有着具大的帮助。目前,针对中国科研单位用户,Fluxim 团队决定给予最大幅度的优惠,详情请与我公司联系。主要特点• 简单易用,快速有限元分析模拟仿真• 直观图像化用户界面以及Workflow• 普通计算机即可快速运行仿真计算• 具备可视化大范围输出数据及结果的功能分析方法• 基于电&热仿真的有限元分析法• 焦耳(电阻)加热的电热耦合• 强大的3D-Ray追踪光学模拟仿真计。

相关推荐
  • 久洲注册-首选链接
  • 首页「星际娱乐」首页
  • 速盈注册-官网
  • 天辰注册平台-首选网站
  • 首页;火星注册;首页
  • 首页_[万向注册]_首页
  • 主页·『风暴注册』·主页
  • 摩鑫首页平台Login注册登录首页
  • 盛博娱乐注册-怎么注册
  • 首页*名人堂娱乐*首页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 光伏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