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飞鸿娱乐挂机?烈日下的德州后院,烧烤架上的牛排滋滋作响,汗珠正从马克·贝克的额角滚落。女儿递来一顶迷彩遮阳帽:“爸,试试这个!”帽檐下微风拂过,他惊喜地挥舞着夹子大笑:“这简直是魔法!”这段TikTok视频像野火般蔓延,播放量突破900万次,而视频主角——那顶定价39.99美元的太阳能风扇帽,正以每天近400顶的速度从浙江义乌飞向美国家庭。(此处运用了一些夸张的修辞手法)
28天,1.11万顶,320万元销售额——这组来自森外帽业的数据,刷新了小商品出海的速度纪录。
这款神奇的遮阳帽,看似普通,却内藏乾坤。帽檐两侧巧妙嵌入微型风扇,头顶位置则配备了高效太阳能板。在阳光充足时,太阳能板如同一个小型发电站,将光能迅速转化为电能,驱动风扇送出徐徐凉风,真正实现了“无限续航”,让使用者在炎炎烈日下也能享受清凉。即使在阴天,帽子也贴心地支持USB充电,满足全天候的使用需求。风力设置了多档调节,无论是微风拂面还是强风送爽,都能随心切换。同时,帽子选用轻薄透气且防水的材质,无论是户外运动、庭院劳作,还是海滨度假,都能完美适配,为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舒适体验。
义乌太阳能遮阳帽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产业支撑。义乌,素有“世界超市”的美誉,其完善的产业链堪称奇迹。围绕这款帽子,周边3公里范围内便能配齐从太阳能板、风扇、帽身面料到各类配件等所有生产材料,上下游企业分工明确、协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组装,多家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太阳能板为例,相关车间日产可达50万片,为帽子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义乌,这座闻名遐迩的“世界小商品之都”,近年来在光伏产业上频频发力,实现了从传统小商品制造中心向新兴光伏产业重镇的华丽转身。
2015年,当义乌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施意见》时,没人料到这座商贸之城会在十年后掌控全球20%的光伏组件产能。
2017年爱旭股份60亿元投资落地,建成年产8GW高效电池基地。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0年3月,晶澳科技(002459.SZ)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落户义乌,该项目总投资102亿元,成为继晶科能源后,“落子”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第二个“百亿级”光伏项目。
三个月后,东方日升再投200多亿元建设15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成为当时义乌签约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
2020年12月,打造“世界光明之都”的战略定位正式被提出,根据义乌发布的《义乌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义乌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并形成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领军型企业,一批超10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如今苏溪镇已经连片铺开“光源科技小镇”。2023年义乌光伏规上产值达872.3亿元,占浙江省光伏产值的30%以上。
当欧美消费者为40美元的太阳能遮阳帽买单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一件防晒装备,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从硅料、电池片到应用终端的全链路掌控力。而义乌,这个曾经靠纽扣、袜子连接世界的小城,如今正用光伏组件、柔性电池和智能穿戴设备,书写着“双碳”时代的中国创新叙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